明确具体的工艺流程
乙烯基酯鳞片胶泥工程施工需要经过多道工艺流程,根据操作顺序,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制定鳞片胶泥施工方案,确认施工计划任务书,开展施工准备会→假设脚手架等设备→设备检查→表面处理与基层检验→涂刷两道底漆,并做中间检验及修补→第一层鳞片胶泥,并做中间检验及修补→第二层鳞片胶泥,并做中间检验及修补→面层涂刷,并做检验和修补→检查验收→修补及脚手架拆除→清理养护并交付使用。
衬层中间修补
不难发现,在乙烯基酯鳞片胶泥工程施工中需要经过多道的中间检验及修补,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合格,清除缺陷。对于不同的缺陷,进行修补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具体到缺陷类型来说,那就是对鳞片胶泥漏涂、施工厚度不合格的衬层质量缺陷实施填补型修补,对未固化、漏电点、夹杂物、碰伤等质量缺陷实施挖出型修补,对漏滚、表面流淌质量缺陷实施调整型修补,用相对应的方法将缺陷处理完毕后,还需要将缺陷处填平补齐,滚压合格
此外,如果是第二道鳞片胶泥工程施工的涂抹与滚压,还需要注意将施工方向与第一道衬里涂抹方向相垂直。
控制施工料的固化时间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品种的鳞片胶泥都会有相对应的配料施工比例,比如华昌的HCM-2乙烯基酯鳞片胶泥,这种材料在实际施工时一般按照A:B=100:(1-3)的比例配置施工料,但在实际操作工程中,通常都还要根据施工环境条件来进行现场的适当调试,然后再根据结果来调整配套固化剂的用量。
由于涂装施工、应用环境和涂层设计等因素都会对固化剂的用量和施工料固化时间产生影响,因此通过现场试验来控制固化时间,能够有效避免材料浪费,人员窝工,防腐蚀层固化不足或过早固化等质量事故。
乙烯基酯鳞片胶泥工程施工流程较为简单,但在施工过程中还是要对细节多加重视,注意鳞片胶泥的厚度控制、固化时间控制、检测修补等内容。